前几年,武汉中学(笔者当时工作地方)高一(3)班在试行一段时间值日班长制后,实验值周班长制。
所谓值周班长制,即在班级教育中,由全班学生自由结合成若干个班委会(5—7人不等);每个班委会自选班长1人、副班长若干人(分别负责学习、宣传、文体、生活、监察等工作);每个班委会按照职责条例轮流负责班务一周。全班组成了9个班委会。
又经全班讨论,制定“值周班长考核表”,即把职责条例分解为若干指标,分配权数,实行量化考核。
在民主选举的基础上,组成值周班长制考核小组(3—5人),按实绩给值周班长打分,并在交接仪式上公布成绩,讲明加分、扣分的原因。
值周班长制的实验,使班级面貌发生了较深刻的变化。
——普遍培养了参与意识,增强了主人翁责任感。高一(3)班的学生把考大学、分数、名次看成是“生命线”;集体、公益活动认为是“过时货”。可值周班长制毫无例外地把全班置于班级主人翁的地位,让他们在认识和理解客观世界(学习)的同时,有自我表现的机会,从而极大程度获得心理的需要。于是,主体得到回归,满意感随之而生,积极性便高涨起来。
——普遍增加了活动的次数,增强了班集体的凝聚力,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和谐发展。
——普遍历练了管理程序,锻炼了工作能力。值周班长制强调学生参与、组织各类活动,这样,每个同学都经历了活动方案的提出、协调、执行、效果评价等一系列程序,在身体力行中获得了实际锻炼。
——普遍减少了师生之间、学生与社会之间的矛盾,增加了彼此之间理解程度。学生与班主任,学生与社会要求存在着矛盾。如果不找到一种科学的方式去解决,有时甚至会尖锐对立起来,或在沉默中爆发,或在沉默中抵抗(敬而远之有之;当面点头,背面违抗有之,等)。值周班长制中有一项,学生在班长日志中可直接向班主任提意见,进行书面对话。既交流了思想,又有效地防止了班主任判断的错误。班主任说错了,学生在日志中指出,于是,师生矛盾锐减。青少年对社会向来敏感,仅乘车问题,学生或怨国穷人缺德,或横比而心生不满,或夸下海口:“如果我当总理,就……”可是,一当班级这个小小之“家”,体验就不一般,元旦到了,班长通知:“每人交一元钱。”有人嘀咕:“又交钱”!副班长孙莹解释:“全校数我班交得最少。”收集后,买彩纸得钱,买瓜子糖又得钱,买礼品还得钱……,一预算,钱不够,但又不能再收,于是精打细算,才节约地办了元旦晚会。孙莹深有感触地写道:“真可谓不当家不知当家难,不治者不知治者苦!由此我想到千把人的学校,想到十亿人口的中国,那岂不是更难更苦吗?可我过去从未想到这些呀!”
值日(周)班长制的提出,是建立在对青少年本质特征科学认识的基础之上,它看到了青少年独立性的可贵之处,因而受到学生广泛地欢迎和心悦诚服地执行。
值日(周)班长制把人当目的,着眼于培养面向现代化、面向世界、面向未来的新人,充分尊重个性化生命冲动的积极性,为冲动创设较佳情景,从而有效地克服了教育限制人潜能发挥的阻力,初步找到了教育发展与社会发展、人的发展之间相互适应之点。
值周班长制由于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,拥有发言权,决定权,从而有效地抵挡住教师中心论浪潮的冲击,保证学生在民主的形式下,培养自己的民主意识,激发自己的创造活力,带来班级管理的实际效果。对此,我们有亲身的体验,当自我中心倾向降临,欲主观武断时,可值周班长说,我们的做法符合班级大多数人的意志,于是,我们便退却了。这种退却的实际意义,只有实行这种制度才能真正体味到,并感到莫大欢愉。
(作者单位:武汉市第四十五中学)